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私募管家 >真实投资故事 > 鼎实FOF取胜秘籍:全市场全策略的资产配置能力
鼎实FOF的最核心的优势是什么?投资能力!投资能力!投资能力!
1、在股票市场的投资能力
鼎实扎根股票市场,延伸宏观资产配置的理念,已经形成对各类市场的跟踪,策略的认知,优秀投顾的覆盖。
中国私募除了股票多头策略,其他的业绩时间非常短,单一的数据化筛选和配置是不可取的,必须主观进行判断,主观的投资能力,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时间上来看,我们的核心团队,有超过20年的二级市场投资经历(90年代个人炒股、2006年公募基金、2008-2011非阳光化的私募),在每一轮的牛市或者结构性行情的时候都赚了钱(不管是自己投资,还是选择产品购买),这个是经历过长时间的检验,对中国股票市场的认知是很深的,特别是对风险的认知——过去A股是投机市场,价值偏离很大,仅仅靠持筹很难规避beta风险。
在股票市场投资能力的证明:
(1)2015年上半年,同行大面积发行股票产品的时候,我们选择风控良好的交易型的产品;
(2)2015年8月我们减少FOF对股票的配置;
(3)2015年11月我们第二次减少FOF对股票市场的配置;
(4)2017年重新开始对股票市场的布局。
2、从股市理解投资的本质,不断延伸,相融相通
投资是相通的,在一个市场成功不代表在每个市场成功,但是从2014年底来看,我们扎根股票市场,从股票市场理解投资的本质(价值回归的钱,情绪的钱),成功转移到其他的市场和领域,目前已经延伸到的是商品期货市场和量化投资策略,对这市场和策略的特性都有了比较清晰的认知:
(1)成交量,波动率加大,有增量资金入市的市场,盈利概率大;
从资金流动的角度。资金总是在各个市场之间逐利的,资金流动到哪个市场,哪个市场就有大的盈利机会。
静态地看,将资金分散在股市及商品市场,会获得一个更稳健的收益;动态地看,如果提前跟随资金的流动来调整配置,会比静态配置获得更好的收益。2015年6月之后我们逐步退出股票市场,2015年8月带领客户配置商品市场,2015年9月之后退出alpha策略,都是较为成功的资产配置,现在我们认为股票市场又到了可以配置的时点。分析当前资金的流动:
(2)分析增量资金的结构(散户为主还是机构为主、持续能力有无支持);
(3)各类策略的匹配性和此策略的优质投顾的覆盖。
即什么时候赚情绪的钱(散户的增量资金入市的时候,市场是无序的疯狂状态,价格和价值偏离会比较大,利好量化趋势策略),什么时候赚价值回归的钱(资金开始退潮的时候,最应该配置主观深入研究类策略)。
证明:
(1)2015年初配置股指期货CTA日内策略(以散户为主的增量资金持续入场);
(2)2015年9月底减配股指跨期套利策略(股指期货限制);
(3)2015年下半年挖掘凯丰投资;
(4)2015年底提前关注跨境套利策略(人民币波动加大);
(5)2016年初减配持筹型股票alpha策略(贴水);
(6)2016年3月减配商品高频策略(商品手续费提高);
(7)2016年2月配置商品期货日内策略(商品成交量波动率猛增);
(8)2016年挖掘出商品主观套利的宏观策略。
3、鼎实FOF的配置逻辑——全市场FOF基金
日益复杂的经济情况下,如何打破资产荒,让资产配置不再难?
历史数据已经表明,单一市场的单一策略很难持续战胜市场。鼎实立足于股票市场,逐步布局其他市场,寻找各类市场的顶级投顾,站在巨人的肩膀,打造全市场FOF基金。
自上而下、有的放矢。鼎实在主要布局盈利水平高的大类市场的前提下,动态调整此市场中策略最优化配比,层层把控风险,追求相对确定的收益。
4、优秀投顾的覆盖和挖掘能力
我们筛选FOF投资标的和单产品标的是非常严格的流程,多年的积累,造就了我们覆盖和挖掘优秀投顾的能力,具备了灵敏的嗅觉,更好的进行资产配置。
总结:
正是因为我们对各大类市场的认知,对策略适应性的逻辑归因,才使得我们在过去的近两年中总能根据市场的风格变化迅速的调整投资策略和投资组合。加上低相关组合,控制风险的理解和对优秀投顾的挖掘能力,是我们成功的关键。
我们的两个大投资逻辑
第一:我们找到中国最优质的投顾,我们做好分散,我们做好对市场策略的择时(至下而上的投资逻辑)。
第二:我们关注各大类市场成交量波动率变化,并根据宏观研究判断未来市场风格(市场交易结构较好判断,短期趋势很难判断)。策略指数,深度的策略风险收益归因,找到市场风格预期下大概率赚钱的策略(风险低,收益高);投顾的选择,5步法,我们更关注的不是投顾的短期收益,而是投顾是否具有领先性优势,并且此优势度能否保持。
市场行情
我国FOF已有产品多以基金专户、私募、信托和证券资管产品形式存在,总体FOF产品规模约小于1.3万亿,占总资管规模2%。截至2017年5月15日,市场中已有2309只产品运行(其中包括已经终止运行的)。
图:我国非公募FOF产品数量增长(截至2017年5月中)
在现有的2309只FOF市场中,有1247只是自主发行的私募基金,约占54%,其次是有约26%是券商资管,两者占据了现有FOF市场的80%。
图:我国非公募FOF类型(截至2017年5月中)
至今,FOF逐步成为国内资产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入更多国内投资者的视野。在国外,FOF已经发展得很成熟,无论管理规模、发行数量都远超国内。但作为全球资产配置中的重要一员,相信未来FOF在我国还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正在迎来属于它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