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9:00至22:00

4006-823-845

咨询电话 9:00至22:00

4006-823-845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私募管家 >真实投资故事 > 长期来看,你最终赚到的,是时代、认知和品性的钱

长期来看,你最终赚到的,是时代、认知和品性的钱

收藏 6036 2020-06-08 来源:鼎实|鼎实
原创
摘要:为什么近两年颠覆了过去二十年的发展模式,哪怕是企业管理者们都出现了明显的二八分化?底层逻辑是什么?未来的生存与竞争之道是什么?

最近两年经常听到身边朋友或父母长辈说,现在钱越来越不好挣了。以前一个项目随随便便能赚不少,可现在只能赚个零头或者基本没得赚。和朋友约饭局找路子结果发现大家都是一样。甚至而言,能把前十几二十年的积累留住的都算是赢家了,打打高尔夫,喝点茅台谨慎守成。身边还有些熟人,财富从市场来又还回市场,或者在原来的产业中苦苦挣扎,说资产倒是一大推,但现金流却是紧绷着的,企业经营都是如履薄冰。


大家不约而同地想,这年赚钱太难了。可这些人身边另外也有极少数的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前几年看和大家基本差不太多,甚至手头产业没几个,就一个不是太起眼的公司(当然也不差)在正常经营,这几年却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腾飞。


很多人想不明白,这两年到底是什么情况?


有关注股市的朋友就会发现,上面的情况,和A股市场这两年的变化是一致的:大多数公司一直在相对底部位置挣扎,少数公司因为暴雷等原因不断新低甚至退市,还有极少数公司却在不断新高。


大多数经营企业的朋友会认为:宏观情况,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不乐观。经营困难是很正常的。但定神细看,你却会发现,实际上,在这相对高端的企业圈子中,都在发生2-8分化,甚至1-9分化。


而这个变化的宏观背景,就是时代的变化。


一、赚时代的钱


目前大多数上规模企业,9成以上的企业主,年龄区间落在40--60岁。60岁左右年龄的,退回40年前,多数恰好在南方或者沿海,赶上改革开放的春风;而40--50岁的,则赶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企股权分置改革以及中国城镇化发展大潮。


每一个的具体情况就不写了,写的话估计能写一本中国现代企业家史,或者直接看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


以重庆为例,重庆的建设和发展就是在最近20年内完成,现在的商业街、写字楼、商圈,过去基本都是田地,真可谓是二十年河东二十年河西。而中国大多数城市也基本都是如此,二十年时间,从当初的田园风光到现在摩登都市,增加了多少建筑、商品和服务。而从事相关行业的前几波人,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为了生存被迫去做,都赶上了这一波时代的红利。


之前在一次聚会上认识的一位大家称为重庆某行业大王的大哥,喝茶过程中聊到自己的创业经历,就说当初是因为没有手艺、没有关系和门道,又不想去做重复劳动的苦力工,被迫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就去朝天门进货卖。那时候(十几年前),住在渝中区的居民手头比较有钱了,买东西的欲望很强,但他所在的那个行业还没多少竞争对手,完全就是个卖方市场。那时候赚钱很容易。同时又因为他人好打交道又讲诚信,很快就赚了不少钱。


最后,他的总结就是,那时候真是运气好,实在没路子可走结果被逼着冲上了时代的浪潮,赚了时代的钱。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最典型的莫过于房地产行业。放在五年前,如果问,有没有一个行业几乎稳赚不赔,那答案一定包含房地产。这是中国近20年城市化率提升的核心所在,其他的各行各业都是围绕房地产吃肉喝汤。


但现在,时代,这个长期赚钱中的一个宏观背景要素变了。裸泳的浮出水面,穿了泳衣的还能继续游,而给自身积累了更好设施装备力量便无所谓潮涨潮汐。


类似的情况在美国也有。为什么巴菲特在美国,不在欧洲或者其他国家?我想其他国家也有不比巴菲特的实力和素养差的人,但却没有巴菲特所享受到的美国自二战后崛起的黄金发展时代和美股的超级大牛市。或者再换个角度,把巴菲特放在同时期的欧洲或亚洲,他还能取得现在的成就吗?


巴菲特也赚了时代的钱,但同时代的在美国这么多人,他脱颖而出,说明他又不仅仅只是赚了时代的钱。


二、赚认知的钱


价值投资的理念通过巴菲特的老师——本杰明.格雷厄姆提出,巴菲特和芒格将其理念进行升华并远播四海,显然,认知的高度和深度为巴菲特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回到中国这两年的时代变化所带来的企业主的迷茫和焦虑,其中一个答案就是:在时代的浪潮逐渐消退的今天,你有多少认知能够转化为生产力,创造价值,获得财富?


很多企业主属于“老炮”类性格,因为前二十年的成功而对自己极度自信,这本身没什么问题。但如果这种自信脱离了实际情况和对自己的清晰了解、对时局的认知,就可能带来不好的后果。再加之因为文化和发展阶段等一些因素的原因,中国企业大多都是一言堂的经营风格,有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公司很少,包括上市公司。


因为这个很客观、但又不愿意面对和承认的原因,很多企业主在前十年二十年的积累,这最近三年左右的时间付之东流,甚至还负债累累(一个段子就是现在能负债上亿的,那都是有本事的;另一个段子是过去凭运气赚的钱,这几年实力亏完了)。


这也是为什么少数企业反而在这个“逆流”中脱颖而出,展翅翱翔。因为这些企业主在前期的积累过程中,除了财富的积累,还进行了大量产业专业的积累,积蓄了核心竞争力。当大家日子都好过的时候,这些认知和思维上的差异体现得不明显。可当日子不好过时,有的企业熬不住了破产倒闭,而有核心竞争力的却因为技术、产品质量或者成本、公司战略部署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原因,自然的脱颖而出,享受着差日子时期行业集中度提升的红利。


而纵观人类发展史,除非人类灭绝,人类文明都是在周期中不断向上发展的。因此在衰退周期中脱颖而出的企业,特别是对于弱周期行业的企业,受益于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和核心竞争力的积累,在未来的日子,飞得更高。


再清晰的回答一下什么是赚认知的钱。对所从事事业的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这反映在,更前瞻的战略发展规划与布局、对技术和市场的判断、对不同阶段,产品质量和成本的平衡等各个方面。并且,即便是在传统的周期性行业,也有能人可以通过对所处行业的深刻认识,平滑产业周期和宏观经济周期对公司的影响,不断发展,最终成为巨头。


三、赚品性的钱


一般来说,能赚到时代和认知的钱,已经是较长期了。通过时代的浪潮,快速积累第一桶金(这种机会通常来说可遇而不可求)。有了前期第一桶金的积累,再能赚到认识的钱,已经能够成为行业内的翘楚。中国十多亿人口,这两部分都把握到的人,也不会太多。


那么,什么是赚品性的钱?我觉得可以一分为二来看。


首先,品性是与时代和认知相辅相成的,这个应该不难理解。例如早期做同样的生意,讲信用的人大概率会走得更顺。对事物同样看法和判断,品性好的人一般情况下能够赢得更多的订单等等。


另一方面,反过来想,品性好可以减少小概率但重大风险的可能,这一部分可以理解为段永平所说的 “Not to do list”,即“哪些事不能做名单”。从长期或者超长期来看,一个人的成功、一个团体的成功,除了取决于做对了什么事之外,还取决于没有做什么事。而好的品性,就是什么事一定不能做的保障。就是古人的一句话——“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例如最近两年的事情,某上市公司是地产界近几年的黑马,从第三梯队跑出并继续强势增长,俨然有往第一梯队冲击的趋势。从结果导向就可以看出这公司的领导者把时代和认知的钱都赚到了,可最后就栽在了极小概率风险,但代价极大的品性这个因素上。


同时要注意的是,品性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含的内容很多,但如果要进行评判,除了综合分越高越好外,还不能有明显的巨大隐患型短板。认真思考上面所举的地产公司老板例子就不难理解这一点。


品性更多是一个长周期或者超长周期核心要素,短周期看似乎不创造任何价值甚至有时还得因此吃亏,可在赶上时代和认知不错的基础上,长期却能悄无声息地创造出巨大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它同时还能为这些所创造出的价值提供一个坚固的安全屏障,为价值保驾护航。


四、时代不可遇,但机会同

样也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前段时间B站拍的《后浪》很火,因为片中所说的享受21世纪中国最好的物质基础的后浪,换一个角度看,成了最快发展年代之后的 “接盘侠”。那么,后浪们到底还有机会吗?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因为机会一直都有,但留给为之准备并有心发现的人。


大概三年前,腾讯、阿里如日中天之时,投资界很多人都说没人能够跑出BAT森林,因为它们有足够的资金和客户积累能够快速用这些资源压垮后进者,最好的结果就是被巨头收购。这个逻辑似乎成立。可事后我们看到,社交领域崛起了字节跳动,电商领域同样诞生出了拼多多。并且这两个后进者还在巨头的打压下依然飞速成长并逐渐站稳脚跟。


三个长期价值创造的要素,时代、认知和品性,其中最不本质的就是时代。时代只是一个助推剂,放在股票投资的领域,就是一个择时的概念,买在底部位置当然是一部投资的好的开始。但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没有运气刚好抄到底又如何呢?看最终长期投资成果的,还是看你的认识和品性。同时,从最终人数数量上对比,被时代眷顾的人,和没冲上时代浪潮的后起之秀们,最终能笑到最后的人数和比例,谁更高呢?


再重复一次,机会一直有,但留给为之耐心准备并有心发现的人。而耐心准备和认真发现的过程,也是提高认知和修炼的内心的过程。厚积薄发,总会翱翔。


风险提示: 以上观点仅为我司主观判断,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操作建议,仅供参考。


IMG_0022.jpg

鼎实谨遵《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宣传推介相关私募投资基金产品。

阁下如有意进行私募投资基金投资且满足《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格投资者"标准之规定,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请阁下详细阅读本提示,并注册成为合格投资者,方可获得鼎实私募投资基金产品宣传推介服务。

尊敬的鼎实用户: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规定,您需要进行身份认证后才能访问。

鼎实谨遵《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之规定,只向特定的合格投资者宣传推介相关私募投资基金产品。

阁下如有意进行私募投资基金投资且满足《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合格投资者"标准之规定,即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投资于单只私募基金的金额不低于100万元,且个人金融类资产不低于300万元或者最近三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人民币。请阁下详细阅读本提示,并注册成为合格投资者,方可获得鼎实私募投资基金产品宣传推介服务。

尊敬的鼎实用户:
根据《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规定,您需要进行身份认证后才能访问。

《鼎实服务协议》

尊敬的网站用户:

为了进一步提升您的网站使用体验,鼎实(广州好投)官网从10月13日起改版上线,官网域名调整为www.dingshi.net,网站架构也进行了调整,新网站将聚焦资产配置领域,持续做好投资服务。

由于还在过渡期,旧网站仍可继续使用,鼎实老客户可用我们给您的账号在新网站登录,网站用户使用新网站查看产品业绩按照协会要求,需重新认证注册成为合格投资者,给您造成的不便请您谅解。如您在使用新网站过程中有任何问题或者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4006-823-845,感谢您的支持!祝您投资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