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鼎实投研 > 市场追踪 > 一周报告 > 丹东港现巨额债券违约,打破“刚性兑付”迎接信用新时代(11月6日-11月12日)
本周金融市场主要数据汇总:
本周焦点事件回顾:
丹东港集团现巨额债券违约,打破“刚性兑付”迎接信用新时代
本周,继东北特钢、大连机床巨额债务违约之后,东北再次出现大型企业违约事件——丹东港集团“14丹东港MTN001”因未能按期兑付本金出现实质性违约,违约金额为10亿元人民币。巨额债券违约在过去基本是不存在的,因为行业“刚性兑付”潜规则会使得政府、银行不断兜底。但是去年底以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债出现了违约,地方政府也不再为企业债兜底。投资者可以感受到监管层的监管思路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从刚性兑付到允许信托公司风险暴露,监管层正在试图打破刚性兑付,投资人自己要去承担相对应的风险。监管思路的转变与近几年市场杠杆率高企,泡沫突显有关。11月4日,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一文里面,人民银行周小川表示2016年末企业部门杠杆率高达165%,高于国际警戒线,部分国企债务风险突出;房贷规模过大,房价存在不同程度的泡沫;债券市场信用违约明显增加,这些都与债券结构化嵌套、场外配资等加杠杆行为相关,部分地方政府也以各类方式加杠杆。今年随着金融去杠杆的推进、产业结构转型等,为了坚守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政府和企业降低杠杆率成为必然事件,风险将暴露无遗,政府不再为企业债兜底,企业债、信托违约案例将会越来越多。企业债、信托“刚性兑付”被打破,说明信托与基金一样,投资者要自己承担相应的风险,这意味着新的信用时代已经来临。为了获取更高的投资风险收益比,投资者要开始寻找更具有性价比的投资方式来替换信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