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鼎实投研 > 私募学堂 > 固收原创 > 缺钱!很缺钱!于是中国平安、兴业银行、中国恒大股价闪崩了!
中国平安4月12日及13日上午的分时图
兴业银行4月12日及13日上午的分时图
中国恒大4月13日上午的分时图
闪崩成为了这两天中国股市的常见现象。不常见的是闪崩的个股——昨日的中国平安、兴业银行,今天的港股中国恒大,均是体量大、无负面新闻的优秀企业。
坊间各种传言满天飞,有说是资管出货,有说是产品爆仓止损,有说是规避监管加强赶紧清仓,但以上种种均未证实。
有鉴于此,我们特地电话咨询多家顶级私募机构,看看基金经理如何看待这些不同寻常的交易。
总结这些基金经理的看法,以下几个原因比较支持度较高:
原因一:钱荒导致产品赎回压力大增
央行、银监会正在加强银行委外资金的监管,导致部分银行委外资金投资的产品出现较大的赎回压力,只能卖股回笼资金!委外资金到底是个什么鬼?委外业务的主要参与者为商业银行,所谓委外业务,就是银行将自营资金或理财资金委托给基金、券商、信托和私募等公司投资的新模式;也有部分中小银行的委外业务以投资顾问方式操作。在银行整体流动性收紧的态势下,委外业务收紧当然也是顺水推舟的事情,这下麻烦就来了,银行一收紧委外资金,机构就不得不赶紧卖股票,以兑现现金。
原因二:市场结构化行情导致的调仓换股
雄安新区、杭州-上海湾区、粤港澳湾区概念被热炒,很多个股阴跌的结构化行情,导致资金追逐热门股票。前几日基本上上涨的均是雄安新区概念股,甚至A股市场可以分为“雄安新区概念股”和“非雄安新区概念股”;雄安新区概念股熄火后,这两天粤港澳大湾区概念股接力,不排除部分机构出于调仓换股的需要,卖出流动性较好的大盘蓝筹股,以备好子弹,狙击热门概念股。
原因三:应对监管,把超出风控、可能面临清盘压力的产品仓位降下来
1、近日A股市场除了雄安概念股、粤港澳大湾区概念股火爆外,很多股票仍是阴跌不止,部分结构化产品净值到达平仓线附近,不得不强行平仓,就会不计成本地卖出。
2、一些机构出于内部风控的需要,尤其是外资机构,对风控要求极为严格,比如产品的净值回撤达到一定水平,公司就要求必须降低仓位,由此导致机构不计成本地卖出类似中国平安或兴业银行这样流动性较好的大盘蓝筹股。又或者,某家机构的旗下产品本来只买了10%仓位的金融股,组合内的其他股票跌了,带来金融股的仓位被动上升,超出公司规定的持仓上限,这也会导致机构不计成本地卖出金融股。
原因四:对后市看法悲观或平仓止盈
由于中国金融风险仍存在某些不确定性,不排除部分机构不看好中国平安和兴业银行的后期走势,索性一把卖掉,导致盘中“闪崩”。或者部分机构短期获利了结,如中国恒大。
诸多原因之中,唯有“乌龙指”被基金经理排除在外。无论是中国平安,还是兴业银行,机构下错单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以兴业银行为例,由于两笔异常交易在同一价位的交易超过了3分钟,要撤单的话完全是有时间的,类似于光大证券乌龙指的概率极低。机构大手笔甩卖导致盘中闪崩的情况频频出现,无外乎上述原因中的一种或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