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鼎实投研 > 固收资讯 > 2020年中国资管业规模或达134万亿
6月4日,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在出席“十三五规划后经济趋势与财富管理高峰论坛”时表示,按照2020年我国资管规模为GDP总量1.4倍计算,如果GDP增速保持7%的增速,则2020年我国资产管理业规模或高达134万亿元。
近年来,我国资产管理行业进入异常活跃的创新变革期,形成自上而下的行业管制放松和自下而上的创新突破互相促进的发展态势。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总规模达到74万亿元。
不过,与国外资管业的发展相比,我国资管机构的管理规模依然偏小。目前。全球前50大资管机构还没有一家是中资机构。而伴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时期,我国的资管行业也进入了从“旧格局”到“新格局”的转型期。
黄剑辉表示,中国资产管理行起始于基金行业,但银行理财和信托业的快速膨胀,促进了资产管理业的发展。目前,国内资管管理仍是以银行为主。近两年来,随着政策的放开,银行、信托、基金、保险等专业金融机构之间的局部竞争逐渐走向全市场的混业经营。
从国外成熟市场的发展历程看,全球资管业务的集成度很高,全球前20名的资管公司管理资产规模占到全球近五成。机构的类型主要有四大类,一是大型私人银行;二是专业化管理公司;三是保险公司;四是全能理财服务提供商。
黄剑辉认为,从国外成熟市场的发展历程看,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应实现由理财业务向资产管理本质真正的回归,改变盈利模式,回归管理费和业务分成。其次,资产管理机构打破业务壁垒、整合集团资源、全市场配置资金,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金融产品服务。最后,资产管理机构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运作方式,覆盖更广泛客户、降低交易费用,实现资管业务创造价值的最大化。
黄剑辉预计,未来我国资管行业最终会形成三类机构。一类是综合型的银行集团,凭借综合能力和立体化渠道,为各阶层客户提供理财、私银、信贷、投行等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第二类是产品型机构,包括信托、基金、私募、券商、保险和专业财富管理公司,凭借较强的产品设计、主动管理能力为富裕和高净值客户提供专业化定制服务。
第三类是平台型机构,包括“BAT”在内互联网公司,凭借较强的科技实力、广泛客户群体和平台化属性,以较低的费率和便捷渠道打通投融资客户的资产管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