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9:00至22:00

4006-823-845

咨询电话9:00至22:00

4006-823-845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鼎实投研 > 鼎实研究 > 百亿级私募北京和聚投资公司研究报告

百亿级私募北京和聚投资公司研究报告

3520 收藏 2017-07-07 卯明俊
原创

摘要:和聚投资是中国领先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公司成立于2009年,于2013年成为中国基金业协会的首批特别会员。管理规模逾百亿,保持了优秀的长期投资业绩,六次荣获金牛奖,多次荣获包括金阳光奖、金樽奖、英华奖、国金证券3-5年期奖等行业主流奖项;并于2015年独家荣获“晨星中国股票型对冲基金大奖”。

一、公司简介 http://www.ylcf.com.cn/simu/product/company/11940.html

1、公司介绍

公司概况

中国领先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公司成立于2009年,于2013年成为中国基金业协会的首批特别会员,成为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备案的金融机构 。北京和聚投资将逆向投资和顺势而为融入到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过程中,已形成主动管理、稳中求进的投资风格。

管理规模逾百亿,保持了优秀的长期投资业绩,六次荣获金牛奖,多次荣获包括金阳光奖、金樽奖、英华奖、国金证券3-5年期奖等行业主流奖项;并于2015年独家荣获“晨星中国股票型对冲基金大奖”。

公司愿景

北京和聚投资致力于打造中国顶尖的投资机构。凭借专业化的投研团队、鲜明的投资风格、严格的风险控制、规范的治理结构和长效的激励机制,为我们的持有人提供卓越的投资业绩,同时为团队提供一流的职业发展平台。

公司文化

北京和聚投资追求勤勉精英、专业稳健、和谐共赢的公司文化。精英的团队、忠诚的客户、信任的伙伴是我们最宝贵的基石,也是我们追求一流标准的信心来源。

我们坚信成功并非偶然,我们不断提升并始终坚持更高的执业标准。我们坚持勤勉、严谨的工作态度,我们既要求谨慎决策,也倡导创新思维。我们坚持高水准打造研究和投资团队,我们尊重个人价值,更珍视团队合作。我们坚守投资人利益至上的原则,追求为投资人提供风险控制前提下的长期绝对收益。我们主张合作精神,打造与合作伙伴共生共赢的平台机制。

2、投资理念

寻找低估值成长股、投资坚持动态把握价值投资

坚信研究挖掘价值,重点研究中国的产业体系和周期以及资本市场的运行规律,基于团队的研究和定价能力,寻找价值发现过程的上升通道

3、投资策略

(1)组合投资策略-攻守兼备

攻:坚守价值,主动管理创造超额收益

以价值投资为基础,依托深入的基本面研究,主动寻找价值低估的投资品种。动态更新强势投资组合,重点核心品种优中选优。通过精选产业强势企业,打造组合的阿尔法收益。

守:多策略对冲,控制净值波动风险

组合上重视类别资产的均衡配置,品种上谨慎测算价格的安全边际。考虑到A股市场的剧烈波动特征,引入多策略及各类交易工具,尽量多方位降低净值与市场波动的相关性。

(2)个股投资策略-寻找产业的强势企业

自下而上精选个股:A股市场投资标的较多,“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深入筛选投资标的,核心股票需优中选优。投资方向上,重点选择成长股和转机股。

自上而下把握主题投资机会:把握宏观趋势,积极占领团队的优势研究领域;基于宏观、行业和政策面的深入研究,广泛求证,动态配置重点主题。

二、团队

1、李泽刚:创始人、总经理、基金经理

(1)又稳又准,业内称“小李飞刀”

毕业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管理学硕士,财务管理专业;10年的证券从业经历,曾任泰达荷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在行业研究、公司定价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外界常会给李泽刚贴一些标签,“小李飞刀”是其中一个,以凸显他选股之准、决策之快。但每每有人和他当面提及,他多是打太极:“我们的选股能力算一般,很多大牛股都错过了,但确实也没踩过地雷。”但对另一个标签“李会计”倒是默许,他也常自我调侃:“财务出身的人爱算账。”

爱算账的背后是李泽刚多年的系统性思考习惯。23年前,物理老师找来还在读高二的李泽刚,让其写篇关于高考物理压轴题的文章,文章后来还发表到校报上,文章标题至今他还记得很确切:《用整体法解决物理问题》。多年后他才发现这已成为自己投资理念的底层框架——把投资决策放在你的系统性思维框架之内做思考。”放到投资上,则体现在必须寻根求源,跳开细枝末节,要能透过表面看到背后一些大的框架和逻辑。

(2)投资风格及投资业绩

投资风格稳中求进,注重对公司基本面的研究;在震荡和下跌市场环境,风控水平表现突出。

2002-2005年,担任基金公司行业研究员,对消费品、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等行业有较深入的研究。

2005-2009年,担任基金经理期间,所管理的公募产品,4年的投资收益168%,超比较基准38个百分点,尤其是在震荡和下跌的市场环境中表现突出。

2009年-今,在连续几年的熊市中,屡次实现净值摆脱大盘下行的独立走势;累计收益率248.06%,同期沪深收益7.93%。强调精选个股的投资风格得到了更完整的表现。

2、于军:执行董事基金经理

券商研究界极具号召力、人脉丰厚

北京交通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超过20年证券从业经历。曾任中信证券首席策略报告师、首席交通运输分析师;2005-2008年连续四年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第一名;2010年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市场策略第二名。

投研团队的建设和管理经验

曾任中信证券研究部执行总经理,中信证券资产配置委员会委员,投资委员会委员,中信证券交易与衍生品部行政负责人、董事、总经理,具体负责权益及相关领域的投资业务。

3、吉路:定增业务总监

投资优势:优质的项目获取能力,丰富的投后管理经验

主要经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有14年的证券从业经历,曾任第一创业证券销售交易部负责人,民生证券投行事业部副总裁;负责40多家上市公司IPO及定向增发项目。

(1)熟悉定增投资机构的投资手段和报价方式,知己知彼,提升获得目标项目成功率。

(2)具有长期的发行工作经验,了解股票发行、询价、定价的运作方式。

(3)具有丰富的投后管理经验,提供有力的支撑。

4、陈剑:首席分析师

清华大学管理学硕士,材料学学士。2010年进入证券行业,并有7年中国电信战略部工作经验,曾任中信证券研究部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曾获新财富通信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三名、水晶球、Wind、第一财经、路透等最佳通信分析师等多项荣誉。有产业前瞻思维,有产业链深度研究功底,对互联网基础设施、物联网、互联网+应用、企业级网络、无线设备、光通信以及海内外通信运营商有独到研究。

5、李志武:首席分析师

南京大学国民经济学专业硕士,具有11年股票研究经历。曾任职于安信证券研究所、香港交银国际研究部,从事电信及中小盘行业研究。

被誉为香港资本市场对中小型公司价值发现的引领者,并被香港《经济日报》旗下IMONEY杂志作为封面人物进行专题报道。多次获得《机构投资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亚洲货币》(Asia Money)最佳分析师提名,2011年获得中国区中小盘最佳分析师银奖。

6、麦土荣:首席分析师

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7年证券业从业经验,6年中国化工工作经验。曾任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基础化工行业首席分析师、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分析师。曾获新财富石油化工行业最佳分析师第三名、入围基础化工行业最佳分析师。善于从产业链的角度发现和挖掘投资机会,对周期和成长投资逻辑理解透彻。覆盖能源化工材料等方向,熟悉石油、煤炭、天然气产业链。

7、邹序元:首席分析师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金融与投资专业硕士,13年证券研究工作经历。曾任职于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部,任公用事业行业、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首席分析师,执行总经理(ED)。获得新财富公用事业行业最佳分析师、证券市场周刊水晶球最佳分析师等荣誉。

8、王伟:量化投资经理

华南理工大学工学硕士,机器学习方向。

2008年在评级公司Moody’s开始接触量化投资。2010年进入证券业,有7年证券从业经验。曾任职于安信证券,中信证券。并曾供职于公募基金易方达,担任量化投资经理,负责各类量化策略的研发和实施。在量化投资和算法交易领域理论背景深厚。

曾获得新财富金融工程最佳分析师。

9、曹欣欣:合伙人、市场部总监

就读于暨南大学EMBA高级管理硕士,具有证券、基金从业资质,有14年基金从业经历。曾任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东北大区经理,参与全国第一只开放式基金的发行工作。2009年加盟北京和聚投资,担任市场部负责人,主管产品发行、营销、市场策划、推广、客户服务及媒体公关等工作。

10、谢银霞:风控总监

北京大学金融学学士,卡迪夫大学MBA,具有基金从业资格。曾任北京展恒理财研究总监,北京弘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私募投资经理。

小结:

1、核心人物李泽刚和于军的搭配属于典型的买方投资+卖方研究的完整组合

有以下优势:

(1)分工负责,保证同一产品线风格统一。李泽刚主要负责和聚系列,于军主要负责和聚

鼎宝系列

(2)优势互补,整体投资方向共同决策。李泽刚偏行业、个股,于军偏宏观、行业,二

人共同决策整体仓位、行业配置等

(3)股票投资与公司管理两不误。李泽刚有投资经验,于军有研究和管理经验,公司运营牵扯投资精力不大。

2、公司的核心团队来自国内知名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等投资机构;投资研究人员均具有多年的从业经验和突出的过往业绩。团队整体素质较高,投研能力出色,历经牛熊,视野开阔。

三、几个年份的简单解读

1、2011年

投资失误,持股全线小幅下跌,个股均未触碰风控线,但累计亏损较高。

2、2015年

整个2015年A股市场可以用惊涛骇浪四个字来概括,上半年涨势如虹,下半年从三季度开始到现在呈现了至少三轮大幅的下跌,所以说股灾之后整个市场摧枯拉朽之后遍地鸡毛一直到现在,这种局面应该说是历史上罕见的,用血雨腥风来形容2015年毫不为过。

和聚的产品净值总体上良好,全年录得不错业绩;主要归功于我们在5-6月份开始实施的谨慎措施,因此和聚的绝大部分产品在股灾期间净值表现稳健。和聚各系列产品,绝对收益和相对(沪深300)收益都超过50%,各期产品业绩基本分布在60%-100%的区间。

和聚产品的业绩情况及分析(以2015年为例分析)

和聚旗下产品在今年股灾形成之前,通过一系列谨慎性策略进行减仓并锁定收益,再次取得全年的良好业绩,产品全年最大回撤较小。

和聚旗下管理的产品分为三个系列,分别是:

(1)和聚1期为代表的进取型产品,以持有净多头为特点,重点配置成长股和转机股,净值弹性较强。

(2)和聚平台基金为代表的多策略对冲系列产品,包括以搏股通金2号为代表的原稳健系列产品,充分运用多种投资、对冲工具,配置均衡,产品净值较为稳健。

(3)鼎宝1期为代表的鼎宝系列产品,强调大类资产配置,利用投资时钟等工具对强势周期领域重点突破,产品净值稳中求进,在2015年动荡的行情中,成功对市场风险做出了精准的判断。

1)进取型系列产品

截至2015年12月31日,代表产品和聚1期产品净值397.14,2015年实现收益率同期超越沪深300指数59.2%,超越中证500指数21.7%。进取系列为公司的早期产品,主要投资成长股和转机股,规模占公司整体规模约10%。由于成立较早,产品设计定位于传统信托的单边多头策略,净值弹性较大。在通道方的支持下,2015年陆续加入了股指期货等对冲工具。

前两季度,产品保持了9成以上的高仓位运作,配置上注重计算机、环保以及化工行业,计算机、机械设备行业优质标的是上半年业绩表现的主要来源。由于上半年各期产品开通对冲工具的时间不一,在股灾前未能及时控制净多头,导致7月份回撤较大。在下半年市场反弹后,各信托也陆续帮助开通了对冲工具,逐步对持仓组合进行了保护。年底阶段处于防守阶段,净多头在10%左右。

图:2015年和聚1期产品净值走势

 

资料来源:Wind资讯,和聚投资

2)多策略对冲系列产品(含原稳健系列产品)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和聚平台基金产品净值194.98,2015年实现收益率同期超越沪深300指数90.7%,超越中证500指数53.2%。股灾期间最大回撤26.3%,显著优于各市场指数。原稳健系列代表产品和聚搏股通金2号产品净值220.20,实现收益率78.4%,同期超越沪深300指数72.9%,超越中证500指数35.3%。股灾期间最大回撤18.7%,表现更加稳健。

2015年上半年,采取进攻策略,仓位水平基本维持在8-9成,以信息安全、环保、化工新材料为主要配置行业,同时兼顾了部分低估值的蓝筹股。5-6月我们开始感知到市场的风险加速积累,通过几个策略进行风险控制:(1)减持部分涨幅巨大的个股,尤其是小市值股票;(2)转为增持部分低估值低涨幅的蓝筹股,如家电、保险、航空;(3)利用股指期货工具于5-6月末前将产品净多头降至了4-5成,把组合弹性实质性降了下来。下半年,后股灾阶段,由于期货市场开仓受限等因素影响,我们对原先持有的股票多头部分也顺势同步进行了控制。

图:2015年和聚平台基金、搏股通金2号产品净值走势

  

资料来源:Wind资讯,和聚投资

3)和聚鼎宝系列产品

截至12月31日,代表产品和聚鼎宝1期产品净值286.29,2015年实现收益率同期超越沪深300指数114.8%,超越中证500指数77.2%。全年最大回撤8.5%。

前两季度大部分时间,和聚鼎宝1期抓住市场机会保持8成以上高仓位运行,对航天军工、计算机、信息安全、环保等领域高成长优质标的进行了重点配置,其中军工、计算机行业为主要的业绩贡献来源。股灾前夕,产品进行了逐步减仓,截止6月下旬,产品持仓已降至1-2成左右。下半年,判断市场仍缺乏大的反转机会,总体保持低仓位进行防御。


图:2015年和聚鼎宝1期产品净值走势

资料来源:Wind资讯,和聚投资

3、2016年

2016年初,全年市场“宽幅震荡”。1季度熔断导致A股市场出现“股灾”3.0,随后全球性黑天鹅事件不断,但熔断之后A股平稳上行。

2016年,北京和聚投资策略偏谨慎, 旗下产品净值整体表现稳健。年初股灾期间,产品净值回撤较小,但随后市场震荡反弹过程中,净值向上弹性略弱于同期市场。全年看,小亏,但下跌幅度小于各市场指数。

核心产品链接:

进取系列:中信信托-和聚1期http://www.ylcf.com.cn/simu/product/19001.html

多策略对冲系列:http://www.ylcf.com.cn/simu/product/28598.html

和聚鼎宝系列:http://www.ylcf.com.cn/simu/product/19010.html

小结:总的来说,和聚投资各产品投资策略能适应市场,历经几轮牛熊。2011年、2016年至今,总体表现不好(虽然高于沪深300指数),处于同策略后1/4,主要产品进取系列最大回撤超过40%。

四、风控管理

具体风控措施尚未知晓。从公开资料显示,其有完善的风控组织架构,有针对性地事前、事中和事后风控措施,并定期形成风控报告。

五、总结

1、总的来说,策略能够适应市场,走势稳健;

2、基金经理属于买方投资+卖方研究的完整组合。分工负责,保证同一产品线风格统,优势互补,整体投资方向共同决策。李泽刚偏行业、个股,于军偏宏观、行业,二人共同决策整体仓位、行业配置等。整体投研实力强悍;

3、公司成立时间较早,六获金牛奖,具有一定的违约成本;

4、目前规模100-200亿,短期规模扩张有序。


文中资料来源于鼎实、和聚投资官网、格上理财等平台,在此感谢!

当下产品推荐

产品对比栏隐藏
对 比
清空对比栏
对比栏+

咨询

咨询电话:4006-823-845

邮箱订阅

咨询电话:4006-823-845

手机订阅

咨询电话:4006-823-845

尊敬的网站用户:

为了进一步提升您的网站使用体验,鼎实(好投投资)官网从10月13日起改版上线,官网域名调整为www.dingshi.net,网站架构也进行了调整,新网站将聚焦资产配置领域,持续做好投资服务。

由于还在过渡期,旧网站仍可继续使用,鼎实老客户可用我们给您的账号在新网站登录,网站用户使用新网站查看产品业绩按照协会要求,需重新认证注册成为合格投资者,给您造成的不便请您谅解。如您在使用新网站过程中有任何问题或者意见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联系电话4006-823-845,感谢您的支持!祝您投资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