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鼎实投研 > 市场追踪 > 投资者成长 > 如何获取超越指数的投资收益?
随着股票市场有效性的提升,指数化投资是获取股市收益的一种比较好的方式。不过,相比美国股市,中国股市的有效性还有很大差距,目前,不管是主观还是量化指数增强等方向有优势的管理人,其业绩表现相对大盘指数都有较大超额收益。下文我们将分别统计三个方向,做得比较好的投顾或者策略相对于大盘的超额情况。
01
Smart Beta策略
Smart Beta 中的Beta衡量的是投资组合或个股与整体市场的相关性强弱,以美国资本市场为例,通常认为S&P500的Beta为1,如果某个投资组合或者股票的Beta也为1,表明它与S&P500的走势是一致的。而Smart Beta是以降低风险或者提升收益为目的在指数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使得指数变得相对“聪明”。所以Smart Beta 就是在指数化投资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筛选指标,以确定的规则对成份股进行筛选或者对指数中的成份股的权重进行优化调整。
对指数的调整主要基于三个方向:
调整指数中成份股权重;
调整指数中的成份股,但不调整权重方式;
既改变成份股权重,也调整成份股。
我们以沪深300指数为例,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在沪深300指数的基础上进行了不同方式的调整,构造出了多个smart beta 指数,我们从中选取了其中的2个smart beta指数:300红利、300稳定,并统计了这2个smart beta 指数在近5年(2015-2019)的走势情况以及对沪深300的复合年化超额。
资料来源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官网 数据来源于wind 鼎实整理
02
指数增强策略
指数增强策略与smart beta 的区别在于指数增强是在被动复制指数的基础上增加主动管理理念,获取相对于跟踪标的指数的超额收益。
指数增强的收益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来自指数的收益,也就是通常所说的Beta收益;另外一部分则来自增强的收益,我们也称之为alpha收益,这部分收益主要是在复制指数的基础上对个股进行一定程度地调整,让投资的收益可以超越目标指数。
指数增强策略的核心是要实现收益的增强,根据增强的实践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主观增强和量化增强。在主观指数增强中,对于指数投资部分一般要占到80%以上,也就是要投资于对应的指数成份股,剩余少量部分仓位做主动投资,投资于非对应指数成分股。
量化指数增强则是采用量化方法进行股票组合的构建,通过使用各类因子(比如:低估值、成长性、财务质量等)对所跟踪的指数的成分股进行综合评分,选出综合评分较高的股票,剔除部分评分较低的股票。并运用量化模型,对持仓的股票叠加短线交易,比如日内T0,进行高抛低吸,赚取股价波动的小价差。
首先我们选取了公募基金中的某只沪深300主观增强产品与沪深300量化增强产品,将它们与沪深300做了走势对比,可以看到这两只产品对比所跟踪标的指数都有明显的超额。沪深300量化增强的产品对沪深300的复合年化超额为:5.61% ,沪深300主观增强的产品为:4.88%。
数据来源wind 鼎实整理
另外,我们也选取了三家在量化策略有优势的投顾管理的指数增强产品做统计,选取的是对标沪深300的指数增强产品,这三家产品目前在市场运行两年多,可以看到这三个产品都获得了明显的超额,结果如下:
03
主观精选个股
除了上述两个方向可以获取超越指数的收益外,我们认为由于国内市场远未达到完全有效,所以通过对股票基本面的深入认知,主观挑选个股,仍然存在较大的机会获取超额收益。
我们选取了6家百亿规模的私募投顾,对旗下的股票多头的代表产品进行了统计,发现这些头部的私募基金管理人还是可以战胜沪深300指数的,以下是对6个股票多头的私募产品对沪深300的复合年化超额的统计情况(统计区间为2017-2019年)。
通过对上述三个方向的介绍以及产品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指数化投资的基础上,正确运用这三种策略可以明显获得超越指数的收益,增厚投资回报。
特别说明:本文涉及的观点,仅为我司主观判断,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