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鼎实投研 > 私募学堂 > 固收原创 > 央行开年发“红包” 再“加息”催生哪些投资机会
2月3日,央行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其中5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7天、14天、28天期利率均较上期上调10个BP(基点)。同日开展的SLF(常备借贷便利)利率也全线上调,其中,隔夜品种上调35个BP,7天及1月期利率各上调10个BP。
这是继1月24日央行提高MLF利率10BP后的再次“加息”。市场解读为货币政策拐点明确,从宽松开始转向收紧!
央行“加息”的意义在于资金成本明显提高,资产定价将普遍回落,从而对2017年的投资带来多个不确定性。
一、人民币单边贬值预期下降
人民币单边贬值的主要原因是美联储加息导致中美利差扩大,资金外流;若人民币进入加息周期,将大大降低人民币单边贬值的预期,海外资产投资的吸引力将有所下降。
二、债市将走熊
利率上行、流动性紧缩都将打击债市,虽然还没最终上调定存利率,但货币宽松的预期将不复存在,债市走熊概率大幅提高。
三、房价上涨态势将进一步减弱
目前的“加息”一旦转化成上调贷款利率,对房价上涨将形成实质性冲击,还贷成本的上升将抑制购房需求,减弱房价上涨趋势。
四、A股弱势恐持续,但布局时机已隐现
多项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实体经济开始复苏,但需求仍相对疲弱,企业盈利维持在偏低水平,本来就不利于股价上行。现在收紧流动性,A股弱势更难以扭转。
加息周期的起步阶段一般都不利于股市。A股的爆发一般处于1-2次加息的时间节点上,届时的上涨是反映经济向好,企业盈利稳步上升。
五、大宗商品回调无碍布局
期货市场回调主要是因为前期涨幅过大,市场流动性突然收缩,资金无力追高所致。若实体经济明确复苏,需求提升将刺激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行。根据美林时钟法则,大宗商品市场是目前必须布局的市场。
六、信托等非标固收产品收益率将企稳回升,仍需重视信用风险
利率回升将提高信托等非标固收产品的收益率,但目前的主要贷款企业仍以传统企业为主,这些企业需面临供给侧改革、市场需求较弱,激烈竞争等问题,投资者需注意单个企业的信用风险问题。
无论央行“加息”的目的是去金融杠杆,防泡沫、降风险,还是已看到经济好转的苗头而提前做准备,2017年央行货币政策的主旋律都将从宽松转为偏紧。
由此可以预判出几点:出海投资未必如预期理想,债市机会不大,股市难翻身但可考虑布局,大宗商品存机会,非标固收收益有望上升但信用风险仍大。
债市的萎靡、信用风险较大将对固收类配置不利,建议固收投资者可重配业绩稳健的FOF基金稳住投资收益,并尝试增配一级市场股权产品分享经济转型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