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鼎实投研 > 市场追踪 > 一周报告 > 【鼎实周报】CPI持续下行,信用债市场大幅波动(2020年11月09日-2020年11月15日)
01
金融市场数据概览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鼎实整理
02
本周股市观察
本周市场收跌为主,两市日均成交额放大7.49%。全球疫情依然面临考验,全球累计确诊新冠患者超5415万例,较上周增长8.1%;国内疫情较为稳定,新疆喀什疫情明显减弱,上海出现1例,天津出现2例新增本地确诊病例,其余确诊病例均为境外输入。本周全口径公开市场操作实现净投放2300亿元。国家统计局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CPI同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回落1.2%;M2同比增长10.5%,预期10.8%。永煤控股超短融违约,信用债市场罕见大幅波动。11月15日,中国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会促进包括中国在内的十几个成员国的经济活力。
关于疫情
1. 国内疫情。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截止北京时间11月15日11时,国内现有确诊592例,较上周增加21例,无症状感染者613例。除港澳台外,现有确诊 385例,其中上海1例、天津2例、新疆喀什25例,其余均为境外输入病例。
2. 国外疫情。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11月15日14时,全球累计死亡病例超131万例,累计确诊病例突破5415万例,较上周增长8.1%。美国是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国家,累计确诊病例超1122万例,较上周增长10.2%;死亡病例超25.1万例。
关于国内货币政策
1. 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本周央行共进行5500亿元逆回购操作,同期有3200亿元央行逆回购到期,因此全口径公开市场操作实现净投放2300亿元。
关于国内经济
1. 国家统计局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5%,涨幅比上月回落1.2%,猪肉价格19月来首次转降,下降2.8%。前10个月CPI同比增速为3.0%,目前来看能够顺利实现全年3.5%左右的物价年度调控目标。
2. 中国10月M2同比增长10.5%,预期10.8%,前值10.9%。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898亿元,预期7942.9亿元,前值19171亿元。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42万亿元,预期为1.4万亿元,前值为3.48万亿元。
3. 永煤控股超短融违约,信用债市场罕见大幅波动。AAA评级的“20永煤SCP003”构成实质性违约,多只永煤的债券甚至跌至10元以下,豫能化、平煤、包钢受债券违约冲击,接连大跌;此外,清华控股、紫光集团、宁远高、云城投跌势不减。
4. 2020年11月15日,中国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该协定覆盖世界三分之一人口,预期将会促进包括中国在内的十几个成员国的经济活力。
市场结构
本周A股各大指数周内波动剧烈。周一延续上周涨势,深成指和沪深300指数当天均创出5年新高。其后四天均大幅回吐周一的涨幅。本周市场高度关注的三件事“美国大选”、“信用违约”、“疫苗”。
1、美国大选。虽然特朗普仍在各州进行诉讼和重新计票,但特朗普翻盘的概率是非常低的。更应该关注的点应该在民主党能否控制参议院,使得财政救助法案早日通过。
2、信用违约。本周永煤的违约打破了市场对地方政府隐性担保的信仰,在可以兑付短期到期债务的情况下,永煤体现出的还债意愿远低于市场预期,短期对信用债市场的风险偏好大幅压制。但经济基本面仍在复苏通道中,本次信用债的风险更多是对前期的信仰纠偏。短期或会受部分机构的风险偏好压制,但整体两个市场的风险本源是相对隔离的,难以对股市形成趋势性影响。
3、疫苗。本周辉瑞制药表示,其研发的新冠疫苗在三期临床试验中有效性超过90%。
上述三件大事中,事件1和3是利好,“美国大选”的落地使得市场预期在选举前因政治博弈拖延的财政救助法案后期有望通过,而“疫苗”进度的推进,让大家对宏观经济的复苏更加确信。事件2是利空,但实际影响有限。本次信用债的违约并不是伴随着经济下行,而是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局部行业的风险出清。因此信用违约的传导难以对股市造成趋势性影响。
目前全球资产主线逻辑是疫情消退后的经济复苏,而疫情控制领先的中国也仍在复苏通道之中。因此决定了风险资产方向较明确向上。但全球货币政策的边际收紧也同时写进了主流资金的担忧列表。从长周期来看,货币政策的趋势转向并没有得到经济驱动力的实际支撑,但是短期边际转向对于资产风格的影响也不可小觑(上周道琼斯涨幅远大于纳斯达克指数像极了国内8月份开启的估值收敛现象)。
本周A股涨跌结构上,周期股(化工、钢铁、有色、采掘)和疫情受损板块(旅游、机场、航空)全面领涨。随着疫情消退,前期的顺周期资产从前期大涨的可选消费(家电、汽车)开始扩散到周期股。预计后续随着国内资产顺周期逻辑和全球共振,该条逻辑主线会进一步强化。
另外在明年一季度高基数基础下,这一轮信用扩张的总量顶部已经出现。但信用收缩的时点暂时难以定论,在明年二季度之前大概率不会出现超预期的信用收缩。信用债事件短期可能会影响股市的风险偏好,但在经济复苏的背景下,难以对股市造成趋势性影响。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鼎实整理
目前主要指数中,从估值所处的历史分位的角度来说,创业板指的估值偏高,其他大部分指数仍处于中位数附近位置。但需要注意一点,由于今年疫情年份,企业利润非正常,因此目前所有指数的表观估值都有部分虚高。
03
商品市场概况
注:涨跌排序按周日均成交额百亿以上品种主力合约计算
本周南华商品指数上涨2.49%,日均成交额为10534.24亿元(仅计算各品种主力合约成交额),环比减少7.72%。
黑色板块除硅铁之外全部上涨,铁矿石、焦煤、螺纹钢分别上涨5.51%、4.82%、1.78%,硅铁下跌0.47%。
能源板块全部上涨,原油、燃料油、动力煤分别上涨5.92%、4.23%、1.76%。
化工板块涨跌互现,甲醇、沥青、聚氯乙烯分别上涨9.10%、5.00%、3.60%,橡胶、乙二醇分别下跌4.10%、2.16%。
黄金、白银分别下跌2.71%、3.76%%。
有色金属板块全部上涨,铝、铅、铜、镍分别上涨4.60%、3.10%、1.36%、1.30%。
油脂油料板块涨跌互现,豆油、棕榈油、大豆分别上涨1.49%、1.96%、2.28%,豆粕、菜粕分别下跌3.36%、3.46%。
软商品板块涨跌互现,白糖、红枣分别上涨0.16%、1.12%,棉纱下跌0.02%。
农产品板块涨跌互现,淀粉、玉米、苹果分别上涨0.63%、0.59%、2.76%,鸡蛋下跌4.90%。
由于供应紧张导致,且下游的需求强劲,苯乙烯期货价格本周上涨11.32%,国庆节后累计上涨近40%。苯乙烯刚需支撑强劲,三大下游维持高开工率,看涨情绪较浓,企业利润也达到高值。从苯乙烯的基本面来看,供需紧张形势在10-11月上升,一方面,因为韩国丽天部分苯乙烯装置出现意外故障,减产或短停,市场货源进一步减少;另一方面,中国苯乙烯库存持续下降,库存数据显示已由国庆节之前的26.7万吨降至15.02万吨,降量11.68万吨或是43.7%。
风险提示: 以上观点仅为我司主观判断,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操作建议,仅供参考。